章惇的排军布阵中规中矩,各人都能接受。最后的问题又落到了主将的人选上,谁来率领四万大军夺取河西走廊,这才是核心问题。这将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大意不得。
杨逸前思后想,苗授、折可适、种朴、姚雄都是不错的人选;
但总体来说,这些中生代的将领资历都差了些,而且他们之间处在同一级别上,一人为主将,很难令他人心服,这就可能会在战时出现调度失灵的问题。
而且朝廷也很难接受把这样重大的军事任务托付给他们,杨逸最终还是推荐了章楶,章楶有足够的资历统率这些骄兵悍将,而且他的军事能力很让人放心。
然而杨逸刚提出来,就遭到了章惇的反对,章惇的意思是把章楶留在泾原路,一但夺取河西后,西夏内部不稳,章楶便作为攻打河套的主帅。
苏颂提议由潘锐任攻打河西的主帅。
潘锐前年在河北统军与辽军作战过,有相当的战阵经验,而且身为枢密院副使,凭这身份出任攻打河西的主帅不成问题。
但这一点又遭到了刘太后与许将的反对,理由是潘锐不熟悉西北军情,统率西军那些骄兵悍将未必能得心应手。
最后刘太后提出由杨逸出任河西主帅,这遭到了苏颂与李清臣的反对,但章惇、许将、蔡京却表示支持;
最终方案确定下来,杨逸主持河西军事,章楶主持河套军事。
第308章 军前会议
杨逸接受河西主帅之职后,在京停留了几天,做出征准备之余,杨逸亲自跑了一趟军器监,把燧发枪、火炮的两份图纸交给了军器监,让他们组织能工巧匠研制。
大宋各方面的技术在目前遥遥领先于全世界,沈括的《梦溪笔谈》包罗万象,有些技术甚至放到二十一世纪都不落后,而这绝对不是沈括一个人的成就,大部分是他研究大宋各项技术后得出的总结。
燧发枪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关键之处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十六世纪中叶(也就是明朝嘉靖年间)法国人能造出燧发枪,现在有了自己提供的图纸,杨逸相信大宋的工匠绝对也能生产出来。
同时杨逸还疏通了海船之事,并让韩碧儿派人与林如海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