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谢陛下恩赐,为陛下办事,乃奴婢们的福分,不敢奢求赏赐。”两个人倒是挺懂事,尽说些让人高兴的话。
“嗯,你们两个多大了?”杨改革准备重点培养这两个太监。准备开创一个“太监时代”“太监盛世”。
“回皇上,奴婢二喜子今年十八岁了。”
“回皇上,奴婢小顺子今年也十八岁了。”
两个才十八岁的小太监?杨改革觉得这,这确实有点残忍了,好好的阉割了干什么啊?真是作孽,这阉割的事,就在自己这里终结了吧。当然,前提是自己不在崇祯十七年翻坛,自己的这大明,还不改姓。
“大伴,记录一下,圣旨:即日起,禁止民间一切自行阉割,禁止宫中一切阉割,宫中再不进阉割者,就让这流传了千百年的陋习,在朕这里终止了吧,都是父母生养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朕乃天子,乃天下之首,为天下人父母,怎可做这残害子民的事,朕要积德,就这样吧。另外,史官记录一下,因为二喜子,小顺子办事有功,该赏,朕有感于大好年纪,却被阉割残害了身体,为之忧愁,为之伤怀,有所感悟,遂下令废除天下阉割,此功德,得益于二喜子,小顺子二人。”
第140章 调兵
杨改革很爽快的顺手把这废除阉割、禁宫刑的功劳,送给了二喜子,小顺子二人。
二喜子,小顺子听了皇帝的话,感动得一塌糊涂,这样一个天大的功德,功劳,就这样降临到自己头上了?这可是要载入史册的啊!呜咽着谢恩道:“奴婢谢陛下的恩赐,奴婢能得皇上如此看重,死了也心甘了。”
杨改革微笑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拉拢人,不出点手段,怎么行?这两个小太监,可是自己的招牌啊!招牌千万要做好,千万不能砸了。把太监这个行业在自己这里埋葬,日后少不得在历史上要提上一笔,那为什么会停止用太监?停宫刑呢?原因就是某一天,皇帝召见两个小太监,这两个小太监因为办事得力,得到皇帝的奖励,皇帝问他们的年纪,答曰十八岁,于是,皇帝表示很忧愁,很伤感,有所感悟,就下了这废除宫刑的圣旨,这算起来,这功劳,确实可以算在他们两个小太监头上,日后这史书上,必定会有他们的一笔,这个可比什么奖励点银子,升点官强多了。
两个小太监一半是泪水,一半是欢笑的给皇帝磕头,真的是被皇帝感动了,自己能够成为废除天下宫刑的起因,入了皇帝的起居注,在这历史上记上一笔,这个是多么大的荣誉,多么高的荣耀,这要让别人知道了,别人还不羡慕死?青史留名啊!当下,就用脑袋撞地,不停的磕头,呜咽。
“呵呵,好了,不用再撞地了,再撞,朕这乾清宫都要塌了。”
两个小太监高兴的流着眼泪,这才停止了磕头。
“你们两个,只要认真办差,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朕见你们年纪还小,这样吧,等你们魏案办完了之后,先到张得安的内书堂去学习一段时间,将朕安排的那些课程都学一下,朕要的是有文化的人才,不是光拍马屁就能上来的人,至于日后给你们安排什么事,就看你们精通什么了,目前,就给你们在这内廷里挂一个闲职吧,也不委屈了你们……大伴,宫里现在还有那些衙门缺副手的?”杨改革给两个小太监安排了下来,准备把这两个太监做成自己的一面旗帜,一面跟着皇帝走有前途的旗帜,只要这面旗子不倒,天下就会源源不绝的有人来投靠皇帝。
这进太监培训班的目的很简单,日后,所有太监要升官,都要在内书堂里重新走一遭,不经过内书堂的培训,回炉,谁也别想升官,要形成这个规矩,想必,这内书堂里太监们的学习氛围会非常的浓厚,说不准,这日后就有科学家从这个地方成长。至于副手,那就是给个等级和待遇,不用上班管事,先去脱产学习,等日后学业有成,再安排事。
“回陛下,陛下可是问这少监?”王承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