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陆陆续续间,经刘宝玉发放的银子,已经有五千多两。这意味着,在十月份粮食丰收的时候,张准将回收大约五千多石(约100万斤)的粮食。目前整个浮山所已经播种粮食的田地,总共是五万多亩,按照每亩产量一石来计算,总产量应该是五万石左右。

除了军户们自留的粮食,多余的粮食,都将被张准全部收购。这是一早就决定好了的。任何多余的粮食,张准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粮食只允许在浮山所的控制范围内流通。如果要将粮食卖到外地,必须经过张准的批准。否则,就算是走私,要受到严厉惩处的。张准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便宜了外人。

在明末,粮食绝对是大杀器。崇祯末年,粮价飙升到每石四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粮食的问题发愁。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一点点的粮食,出卖自己的尊严,乃至于生命。崇祯二年,鞑子入塞,围困京师,各方勤王军队入京,兵部居然无法供应粮食,导致勤王军队怨声四起,无心恋战,一败涂地。

“大人,属下这边,以后每个月可能需要三四千两的银子……”刘宝玉试探着说道。

“我知道。我会尽量解决的。”张准点头说道。

原来的浮山所,耕地面积只有三万亩左右,现在开垦了这么多的荒地,各种生产工具和耕牛都严重不足,随着开垦荒地的越来越多,需要提前发放的银两会越来越多。但是他现在的收入,只有精盐这一项,每天的利润,也就是二三百两银子,可不够这么消耗的。

开辟第二条的财路,已经迫在眉睫。

说话间,薛知蝶风风火火的来了。

薛知蝶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见面就向张准说道:“我考虑过了,还是要问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生意。要不然,我不会答应你的要求的。”

张准示意刘宝玉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将薛知蝶带到旁边的偏厅,坐下来,皱眉说道:“我前天说得不清楚吗?”

薛知蝶说道:“我不能害了她。我要你说得更加清楚一些。”

张准凝视她片刻,深沉地说道:“坐下来说吧。”

薛知蝶坐下来,将腰肢挺得笔直的,神情显得非常的严肃。

张准有条不紊地说道:“你的闺中好友,既然是做海上贸易的,那么,你对海上贸易,应该也有所了解吧?你先给我说说,江南的海上贸易,什么货物的利润最大?”

薛知蝶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生丝!江南的生丝,运到南洋的马尼拉,转手就是三到五倍的利润。商人们都说,一船的生丝,能够换回来半船的银子。除此之外,就是丝绸、茶叶、瓷器、药材、棉布、砂糖、纸张、果品等,也都有比较大的利润。”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慢悠悠地说道:“那从海外贩卖到江南的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