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并不能一劳永逸的将末来可能会有的所有问题都解决掉,甚至新政本身会产生许多严重的问题。林缚从来都不奢望一开始就有能力将所有的危机都事先消除掉,他最终的目的,也只是要建立的一个有弹性的中枢政权,建立一个在面临重要灾情及战事甚至面临敌国举国入侵时,有解决重大危机能力的,有弹性的中枢政权。
一个国家、民族要延续千年、数千年,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严重危机,最为重要的是面临严重危机时的处置能力,从来就不存在一个能在一开始就把所有危机都事先掐灭的完美政权制度。
卷十二(终卷) 定鼎 第四十一章 军需
从灌云北上就是海州了,就是北方统帅部的行辕驻地,也是由凤离军、登海镇师、靖海水师诸军组成的北方东线军团的总部驻地。
军事参谋部为北伐制定的战略之核心,就在“东线偏东”四个字上,故而北方东线军团是未来军事建设的重中之重。
凤离军就包括柳西林、张苟、楚铮、韩采芝四个镇师,加上陈渍所部独立的登海镇师,以及靖海水师,在没有开始大规模扩编之前,北方东线军团的总兵力就超过十二万人。
十二万兵马,层次分明的部署于北到沂山,南到淮水的沂海防线上,海州城更主要的是作为后勤支持基地,聚集了大量的后勤人员,即使在封港后仅有特许的船舶得以驻入海州,海州城里依旧是热闹不减。
在灌云受了周问云这些旧官僚的闲气,进入海州城,林缚则能真切地感受到当世还是有那么一大群人,对新政,对淮东不同传统的军政体系,是打心里赞许跟拥护的。
淮东背后,除了务实风格浓烈的江淮商绅及海商势力外,更坚实的基础,就是那些原本一无所有而聚集到淮东战旗之下的将卒们及其家小,以及淮东军所衍生出来的庞大后勤群体。他们在旧体系之下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甚至要卖儿卖女,才能苟全性命,在旧体系之内,他们全无生存的尊严,还要时时面临生存的威胁,他们怎么可能会有维持旧传统的念头跟动力?他们绝大多数人,巴不得更进一步的将旧体系,旧传统打碎掉。
新体系给予他们及家人生存的保障,给予生得富贵,死亦哀荣的荣耀,他们也许思考得不够多,也不够深,但对新体系的拥护,是打心底赤诚的。
在灌云,林缚感觉世事维艰,水面之下还隐藏着极大的反对势力,甚至江宁,林缚还要时时考虑平衡淮东内部的利益。但到海州之后,就觉得这世界要单纯得多,觉得天下还是牢牢的处于他的掌握之中,觉得推行新政根本就没有什么阻力。
以“身之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在当世解剖尸体是罪大恶极,严重到会给判处斩刑的大罪。而江湖郎中出身的淮东医官张祭等人,很早就在淮东提出要解剖尸体,以研究人体结构,以便更好的发展外科医学。
这种反抗传统,发展新学的勇气,在淮东内部颇为司空见惯。不过解剖尸体一事,便是林缚都担心事情泄漏出去会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将这事列为淮东最高等的军事机密,密许张祭等医官秘密进行。
淮东的外科救治水平,能在十年间飞速发展,并不是根源于林缚所传授的那点急救术皮毛,而是张祭等一批医官破除传统的勇气以及近十年的苦心钻研。江宁处决战犯,以解剖尸体代替剐刑,实际上是张祭等人提出的迂回办法,以破除传统对解剖新医学的阻碍。最终与武继业同领崇学馆学士的张祭,担心在江宁发展解剖医学会受到世俗的阻碍,请求到海州来主持海州军医局。
海州原为滨海小城,城池破旧,人丁稀小,但因成为北方军团的核心后勤支持基地,诸多事务皆受军方控制,因而气象一新,反而成为中原发展新学及新匠术最为繁荣的地方。便是林缚扎根最深的崇州,也由传统的惯性,发展新学及新匠术,还不如济州、海州这些几乎是全新建设的新城镇来得彻底。
事实上,军方不仅是新学及新匠术的最坚定支持力量,也是新学及新匠术的最大采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