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枭臣[校对版] 更俗 2231 字 2022-11-11

活字印刷术虽说问世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实用效果并不好,自然也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这恰恰是杂学不显的大弊端,要是有国家来支持系统性的材料筛选,何至于四五百年都不能让活字印刷术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要是有充分的交流跟沟通,后人至少能在前人的基础少走许多弯路,要是材料学本身有体系的理论进行指导,筛选的方向就会更明确,时间自然能缩短。

狱书十万余字,光一套雕版就要三百多张。字越小越难刻,字越大,印字越费纸字,一页雕版刻错一字就要重新来刻,要是在刷印过程中,雕版损坏就要补刻。一般说来不赶时间印数也不多,书坊只出两套雕版交叉印刷,要是赶时间,就会出三套或四套雕版同时印刷,即使有雕版损坏,印刷作业也不用停顿。

两套雕版近七百张,仅这些用到的材料,人工以及损耗就需银一百多两,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人本成本的低廉。千年之后很难想象能将雕版雕刻得跟艺术品一样的大匠,一天雕版六个时辰以上工钱才三十个铜子不到。

一般说来,书稿印得越多,就越能摊薄手工雕版的成本,想当世名流所写的梨园词曲一版能印上千本出售,四书五经等功名书籍印数更多,毕竟天下读书人都要用到,这些书才能将雕版成本摊薄取得盈利。

狱书作为小类杂学,印成能售出百册已经是超出常人想象,印成之后每本书的成本之高,自然超过常人的想象。

“将我们这些天的心血算上,印上一百本书,每本书要售四两银子才能回本。”印书就要二百两银子,让跟着林缚过去的林景中好一阵子心痛,在回来的马车上,跟林缚说道:“正业堂真是贪心,叶楷嘴里说得客套,他要真不赚我们银子,这本书一百四五十两银子就能印下来……这部书还是小事情,你日后真要大规模刻印杂学书籍,这么浪费可不成。”

卷三 江宁风月 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

要二百两银子去刻印《提牢狱书》,管账的林景中心里到底是舍不得,说实话这么高的刻印成本,要不是嫌时间长,远不如请人来抄录合算,想着以后林缚还要大规模的刻印杂学书籍,林景中更是心疼。

林缚凝眉想了一会儿,问道:“能请到熟练师傅?”

“啊。”林景中只是随口暗示自己刻书能省些银钱,没想到林缚就当真,他见林缚不像是开玩笑,也认真说道:“石梁有名的出产唯茶与纸,刻书,印书之业,东阳自然也有熟练的师傅,而且手艺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在江宁城中的大匠,名匠也有好几人……”他在林缚面前也没好意思直接说正业堂的师傅十中八九都是东阳人,用些心思可以挖过来。

“嗯……”林缚点着头,他倒不是考虑成立书坊的事情,他在考虑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的两者问题,四五百年来,历代也都有活字印刷制成的书册问世,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知道千年之后文明进程的林缚当然清楚活字印刷术才是大势所趋。

雕版印刷,字模都雕刻在整块底板上,一张雕版只能印一页书,所以每印一种书都要重新制作大量的印刷雕版,耗时耗力。

活字印刷只需要将单独的字模进行重新排列就可以印刷不同的书籍,只要技术成熟,就能使印刷品的成本大幅降低。

林缚只知道后世常用的是铅活字,字模用铅制成,到底是纯铅还是铅合金就不得而知,更不知道铅活字配用何种印刷墨水才好,对纸张有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看着林景中,问道:“有无懂活字印刷的师傅?”

“活字印刷?”林景中微微一愣,林记货栈也经营纸作坊,他对雕印之事略知一二,说道:“泥活字师傅倒是知道一两个,听说用泥烧制字模损坏起来特别块,烧成瓷质又不醮墨,听说以前有人用铜块制字模,但是铜难熔,一套字模制作下来太费时太力又费钱,普通书坊还真没有这能力,而且铜字模也不怎么醮墨,传到今世,只听说两京的官坊有用铜字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