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他们根本搞不清楚敌人到底是谁,吴大澂只觉得一切都疯了,乡勇、团练、会党在一切可能出现或不可能出现的地方袭击这支脆弱的官军,特别是零星的掉队人员更是成了他们攻击的首要目标。
现在只要一脱离队伍,就注定是死亡的结局,但是这些乡勇、团练、会党往往又会相互攻击,以致于他根本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对于原来行军能力只有三四十公里的清军来说,每天遭到几十起甚至上百起的攻击,简直是一场恶梦,有的营头刚一出头就遇到袭击,然后一天只跑了五六公里。
部队的辎重是越来越少,绥巩军原来是大小辎重数百辆,扎营要分散十来个村子才行,现在倒好,辎重越丢越多,兵力越打越少,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现在算是露出了本来面目,竟是所有部队最肉脚的一个。
有什么样的长官就有什么样的部队,吴大澂带的巩绥军实际水平在这种乱战中一下子就暴露出来,原来是十来个村落住不下,现在一个村子都塞不满了,再这么下去的话,说不定一个大院就能把巩绥军塞下了。
越是受到袭击,吴大澂越觉得湖南形势恶劣,非北撤不可--连湘中都糜烂到这种程度,南下湘南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反而越往北行,越有些忠于大清朝的团练、乡勇,只是远火救不了近渴,这些团练、乡勇也是自身难保--他并不明白大部分团练、乡勇的叛乱是在绝望之后的一种发泄。
他既然抱定北撤的决心,任是再多的敌人都挡不住他的决心,在四天之后,吴大澂终于把部队拉回了长沙城。
只不过这支出征时浩浩荡荡的部队,到现在还没和黑旗军开过一枪就近乎于溃灭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溃灭(中)
没开一枪,已经几乎全部溃散,这还是客气的话,如果说句不客气的话,那就是兵败如山倒。
从出师到现在,湘军除了先期撤走的王德榜,几乎是丢掉了所有的重装备和辎重,而且在兵力上的损失更大。
出师的时候有两万一万战兵,长夫三千人,可是撤回长沙时战兵加上长夫统共只得八千人,其中三千五百人还是先期撤走的王德榜,其余二万一千人之中,只有近五千人撤回。
这样的损失比率,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法接受的,许多新老营头都因此消失了,更令人郁闷的是,他们直到失败还没有搞清楚他们是怎么失败的,他们又是因何失败的。
站在黑旗军一方的军事史学家很好地总结了吴大澂失败的原因:“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统领的军事决策被认为是公开的军事冒险,以四十个连队攻击约有三百营敌军的湘鄂诸省,但是事实证明,统领有着充满智慧的目光,敌吴大澂部确属弱敌……”
“但弱敌亦非可以轻视之敌,吴大澂部敌军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在没有查清我军具体部署之前,已经冒然以主力出长沙,企图与我决战,在发现形势变化之化,决心数变,最后仓皇撤回长沙,导致遭受空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