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闳的算计,江充的结党,甚至还有近日传来的刘旦和刘胥私自进长安,都让他对几个儿子失望至极。
帝王之思难能让下人轻易猜度到。刘彻急忙摆出一副愠怒的样子。
“大胆的小子,为何见到婕妤这般无礼,是不是不把朕放在眼里?还拿巫蛊之祸加以污蔑。”
刘病已把腰杆挺得更直了:“曾祖,今日你我祖孙二人絮絮叨叨的是家事,并非朝廷之事,您老别上纲上线。”
一句话把刘彻气得刚要发作,却听得刘病已说到:“刘弗陵记挂你的身体,孙儿倍感担忧,这才冒死前来劝说曾祖。我知道曾祖为何染有心疾,还不是一手牵着刘弗陵,又一手舍不得钩弋夫人?孙儿说得对不对?”
不等刘彻回应,刘病已继续说到:“曾祖担心年幼母少,皇权旁落,祸国殃民。但又牵挂情暖,犹豫着下不了狠手。足让曾孙倍感慨叹啊,当年曾祖是如何拿起屠刀将太子赶尽杀绝的?那番果敢的杀伐之气怎能遇到了这个女人就变得柔韧若无了呢?”
“大胆!”
“曾孙的胆儿是够大,但再大也大不过某人啊!那人敢欺骗陛下,趁着陛下巡狩,路过河间国时,搞巫术、占卜的那帮人,告诉陛下说,此地有奇女。就派人寻找,果然找到一位十多岁的小女孩,双手紧握,从出生都未打开过双手。陛下好奇,就去看小女孩的手。不料,陛下轻轻一摸,小女孩的双手不仅打开了,手中还握着一只小玉钩。陛下认为这个女孩不是凡人,便带回后宫,宠爱有加,册封为婕妤,世人称这个女孩为钩弋夫人。钩弋夫人为陛下生下一个儿子。然而,刘弗陵出生后,后宫又传说这个和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称钩弋宫为尧母门。”
“这桥段多像曾孙在评书里讲的那一句‘无巧不成书’啊,什么巧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炒作!但当时的曾祖就吃这一套,所以对钩弋夫人更加宠爱,对那个小子也格外的喜爱。那个小子也没有辜负陛下对他的宠爱,他是真的聪明伶俐,曾祖曾屡屡说这个孩子是他所有儿子中,最像他的。那是啊,照着曾祖年少时的样子细心栽培一个人,那人肯定很像您。这样的人我能在书院培养一大批出来,而且会超过他。”
“曾祖法眼通天,揪出江充这些祸害太子,导致巫蛊之祸的罪魁祸首,但曾祖是否想过,凭借江充、苏文之流能掀起多大波澜?若没有一个暗自庞大的势力,他能够掀起一点风声?撤去了幕后黑手的势力,他们顶多是跳梁小丑而已。”
刘彻的思绪逐渐回到了过去。过往的一幕幕开始在脑海中浮现。
巫蛊之祸时,他正生了重病,而且多疑,整日在甘泉宫和宠妃钩弋夫人在一起,太子、卫皇后也难能见上他。
江充与太子刘据不合,他担心刘彻万一去世,太子刘据会杀了自己,便联合太监苏文、韩说设计构陷刘据、卫子夫,指使胡巫檀何欺骗武帝说:“皇宫中大有蛊气,不除之,上疾终不差。”
刘彻迷信,一直相信长生和巫术,便派江充成立专案小组,彻查诅咒他的人。江充便带人去太子宫搜查,挖出他们自己埋好的人偶,诬陷太子刘据。刘据一时害怕,就要杀江充。江充的党羽逃往甘泉宫,对汉武帝说太子起兵造反了。
刘彻一时气恼,身边的人又趁机添油加醋,鼓动刘彻杀了太子。刘彻盛怒之下,就命丞相刘屈氂调兵平乱,太子刘据便用母亲卫子夫皇后的印绶调兵,与刘屈氂在长安城混战五日五夜,双方死伤数万人。
最后,太子刘据因无后援支持,寡不敌众,兵败逃亡,逃到泉鸠里时悬梁自尽。皇后卫子夫被指和太子同谋,又不能自明,只好自杀。
太子和卫夫人命丧黄泉后不久,他才渐渐觉悟,感觉到自己被人利用了,便派人密查。密查得知,是江充从中施诈术,诬陷太子。太子刘据不仅是冤枉的,而且还因此让朝廷白白死了几万人。刘彻痛恨不已,下令夷江充三族,又建思子宫,于太子刘据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
从那之后,他再也不相信巫术。同时,他还查到了一些不可告人的隐事。自古以来,皇家夺嫡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虽然是诬陷太子刘据的直接下手人,但他们也只是夺嫡之争中的一个棋子而已,并不是最终的受益人,那他们幕后黑手又是谁呢?
陛下身旁并非那一支明着的羽林卫,还有不算好暗藏在整个王朝的羽林猛士。其中的三支队伍则负责彻查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就在前几日,终于查到了钩弋夫人的父亲头上。
那人曾经因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太监,担任中黄门,和苏文、江充等人是一个利益体。而当初钩弋夫人之所以引起汉武帝的注意和宠爱,也是他们在从中牵线。不管是与赵婕妤的相遇,还是怀胎十四个月,还是刘弗陵与自己年少时的想象,这背后就暗藏着一个巨大的心机。
那时的赵婕妤温文尔雅,俏丽端庄。但后来的她却愈发地让刘彻感觉她似乎变了一个人一样。恃宠而骄,拐弯抹角,用尽心思,打击太子刘据,还策动他换刘弗陵为太子。
眼看太子之位只能落在刘弗陵身上了,赵婕妤也日渐跋扈。刘彻怎能感觉不到呢。
“曾祖,太子之位不能老是空缺,朝廷之心不定,天下会不稳啊。”
“你是想让朕举起屠刀吗?朕若是这样做了,第一个砍的人就是你。”
刘病已仍旧不慌不忙地说到:“若曾孙一人死能换来朝廷的安稳,曾孙死不足惜。但只请陛下莫要有妇人之仁,以免留下无穷祸患,搅乱朝纲。”
“你是携私恨逼朕杀人?你拿朕当什么了?”
“曾祖,杀人若无理由,那就给他安插一个理由。有人说曾祖身体有恙,有些人已经安耐不住了。还望曾祖明察,以防万一。”